設計服務|老屋翻新
老屋翻新成本的「隱藏因子」
業主常有的迷思:「購置老屋的整修成本,不一定比新成屋划算。」
基礎工程與結構安全檢視
老屋經歷時間、氣候變化與地震影響,磁磚鬆動、防水層老化、甚至結構樑柱出現鏽蝕或壁癌。
門窗氣密性:鋁窗隔音、氣密性及防水機能是否堪用,以及大門是否符合裝修法規耐燃等級,並評估汰換必要性。
這些都是重新裝修前,必須先處理的「隱形問題」,是我們最重視、最有信心的部分,因為唯有地基穩固,後續設計才有價值。
隔間更新
依使用區域規畫相對應的隔間材質,石膏磚/陶粒牆等輕隔間材質取代紅磚牆。
系統管線全面優化(水電配置更新)
給/排水管線: 屋齡較高的建物,水電系統往往不敷現代使用需求,或管線材質已達使用壽命。
建議將冷熱給水管線升級為不鏽鋼壓接管,確保水質與管線耐久性。
電力迴路: 依現代電器負載,將開關電源箱及舊有線路更新汰換,重新配置適當電源迴路,提升居家用電安全。
地坪/壁磚更新
地坪/壁磚更換不是直接覆蓋!為確保基底穩定與防水,我們堅持:必須完全打除舊材至結構面,再依序進行防水、打底、整平,最後才是新材質的鋪設。這是確保地坪平整與耐久性的關鍵步驟。
不少屋主希望更換成超耐磨木地板,由於是漂浮式施工,在施作前需先評估地坪是否平整、磁磚是否翹起或空鼓,確保鋪設後的穩定與舒適。
設計執行面的挑戰與對策
低樓高與樑位問題: 老屋常見樓高偏低且樑位貫穿空間。設計思考需著重於修飾技巧,將結構劣勢轉化為設計元素,以維持空間的整體性與視覺效果。
設備管線整合: 需導入吊隱式設備(如空調、全熱交換機等),管線分配與天花板高低設計必須經過精密計算,在不犧牲過多樓高與機能的前提下,達成設計要求。